您好!欢迎来到 中启公考

高中音乐教师招聘面试《百鸟朝凤》教学设计

发表时间:2025-02-08

    一、教学目标

    1.通过学习《百鸟朝凤》,培养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心,对于鸟类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喜爱。

    2.通过聆听、讨论、小组合作探究、模仿表演等形式,体会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意境。

    3.能够分辨出音乐中唢呐模仿的不同种类的鸟的叫声;能够清晰分辨出各乐段的主题旋律;了解民族乐器唢呐的风格和特点。

    二、教学重难点

    【重点】

    通过多种形式赏析音乐,感受音乐形象,听辨和区分各乐段的主题旋律。

    【难点】

    了解唢呐这一民族乐器,体会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。

    三、教学过程

    (一)导入新课

    1.教师设置情境教学,播放各种鸟类叫声的音频并引导学生想象鸟类的形象,并引出话题:在音乐中,很多乐器也能模仿出音频中鸟类的叫声,而且非常形象,让大家说一说都有什么类似的乐器。

    2.通过学生的自由讨论,对器乐模仿的话题已经议论得热火朝天,教师顺势为大家介绍唢呐这一乐器,并引入今天的音乐主题——唢呐名曲《百鸟朝凤》。

    (二)感知乐曲

    1.初听乐曲,教师引导学生听歌曲的旋律表现了什么音乐形象?又是什么速度?

    (欢快跳跃的情绪、感受到各种鸟类鸣叫嬉戏的场景;乐曲速度自由,属于散板)

    2.教师为学生们简介作品《百鸟朝凤》的相关知识和唢呐的乐器背景知识。

    (三)探究乐曲

    1.分段复听乐曲,教师带领同学们通过聆听,认识并区分每一段的主题旋律。教师可通过讲授法,为同学们简介每一段主要表达的主题。

    第一段:主题旋律的展现。清晰地展示出曲调风趣幽默富有生活气息的艺术风格。

    第二段:运用唢呐的各种演奏技法来模仿不同鸟类的声音特点。

    第三段:乐曲的第三乐段,延续欢快喜庆的音乐形象,对作品进行概括和总结。

    2.带领同学们对乐曲的第二段进行详细地欣赏和分析。

    (1)再听第二段旋律,同学们自由抒发感受,概括第二段音乐的表现手法(学生可能总结出:唢呐模仿各种鸟类的叫声,演奏技法多样,民乐队进行流水板的反复伴奏)。

    (2)同学们通过聆听,寻找第二段一共模仿了几种鸟类的叫声?(布谷、斑鸠、公鸡、喜鹊等)

    (3)邀请同学们分组尝试着模仿一下这些鸟类的叫声,感受唢呐乐器的声音特点。

    (4)同学们通过赏析和切身表演体验,概括出唢呐乐器的音色特点。

    3.带领同学们赏析作品的第三乐段,对比一下第三乐段和第一、第二乐段有何不同。(学生总结:第三乐段杂糅了第一乐段的旋律因素和第二乐段的华彩演奏技法,形成了更加完整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)

    4.最后完整聆听作品,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感知。

    (四)巩固

    1.教师为同学们播放由民乐独奏《百鸟朝凤》改编的钢琴版《百鸟朝凤》,感受不同乐器风格下的《百鸟朝凤》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。

    2.说一说你更喜欢哪种乐器表现形式,并说明原因。

    3.同学们互相之间自由交流,互相抒发感受,教师给予鼓励性点评。

    (五)小结作业

    1.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,对民族音乐进行整体地概括,并引导同学们更多地去关注民族音乐和器乐发展,培养学生们对于民族文化的喜爱。同时,引导同学们关注自然,热爱动物。最后,邀请同学们针对唢呐独奏版的《百鸟朝凤》写一段小小的听后感受,下节课大家一起来分享。

    2.教师播放音频,在愉快地音乐声中结束课程。

    四、板书设计

    百鸟朝凤

    唢呐独奏

    第一乐段:主题旋律的展示

    第二乐段:各种鸟类的鸣叫声

    第三乐段:音乐与鸟叫声的融合

分享:

咨询热线

4008-738-378

工作时间

周一至周日 8:30-17:30

Copyright © 2023 启公(山东)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启公考 All Rights Reserved
鲁ICP备2025141613号-1